回望巡查是为了更有力地前行

阅读次数:902 编辑:项右霞 发布时间:2018-02-27 00:39
[字体:  ]

——南谯区开展党风廉政专项巡查“回头看”综述

 

自今年5月份以来,滁州市南谯区开展为期五个月的党风廉政专项巡查已全面结束,在对全区所有乡镇的巡查中,发现了涉及8131条线索,目前已处置线索42条,其中给予基层党员干部33人党政纪处分。然而对基层的巡查仅仅是开始,查处也不是最终目的,基层腐败的源头治理任重而道远。由于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制度不健全,监督执行不到位,问责板子力度不过硬等现状,使得基层干部屡屡出现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为此,南谯区纪委针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回头看”,从教育、监督、惩处到建章立制入手,形成一个完成的源头治理体系,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身边的风气正了,周围的浊气降了,心窝里的怨气平了,从而实实在在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把握关键,在落实“两个责任”上施重压

工作中,南谯区坚持“一案双查”,倒查追责,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和落实上级部门各项措施不力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切实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

今年6月份,区纪委查处了大柳镇卫生院院长周金海违规操办婚庆喜事收受礼金问题。周金海分两次举办儿子婚宴和举办孙子满月酒席,酒席共26桌,收受217人次礼金,共收取礼金76200元,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领导干部大办婚宴问题,除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外,对负有主体责任的区卫计委党组书记进行了严肃追责,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履责不力就要挨“板子”。今年8月份,针对一些县(区)上半年“四风”问题零查处、零问责、零通报的问题,南谯区纪委主要负责人约谈了4个镇党委书记和5个镇的纪委书记。各乡镇立行立改,先后查处通报了一批“四风”问题。中秋、国庆期间,区纪委还派出明察暗访小组,对这些乡镇进行重点督查。

为了刹住基层挥霍浪费、违规招待这一不正之风,7月份查处沙河镇新塘村党总支书记李义仁违反村级招待费开支有关规定,违规产生不合理招待1517元,事由不明招待9128元,超标准招待10847元,违规招待6913元。给予李义仁党内警告处分,并责令其承担部分招待费用。查处大柳镇曲亭村石作村民组组长储成付挥霍村民组集体财产问题,违规产生招待费用合计46997元。给予储成付严重党内警告处分,并责令其承担部分招待费用。并对履行责任不到位的两镇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进行约谈,上述案件省、市、区三级纪委通报曝光,引起强烈震撼。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今年1-10月份,全区纪检监察机关谈话函询12人,诫勉谈话22人。通过不断强化日常监督,使党员干部感受到了监督的“存在感”,增强了对纪律的敬畏之心。

牢牢抓住巡查问题线索的跟踪督办工作,对巡查的问题实现交办单方式直接交办被巡查单位,并要求限期整改。“抓早抓小,不断地校正党风政风,解决‘不是好同志就是阶下囚’的两级化问题,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不仅处理了大多数,而且挽救了大多数。”区委书记杨德义在区委中心组(扩大)会议上强调。

近日,区纪委常委会认真学习领会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陈东风要求,当前要以学习《准则》和《条例》为契机,突出加强责任追究,以问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突出重点,在纠正“四风”上做加法

每到节日总是人际交流密切的时段,却也是人情异化的敏感期、“四风”侵袭的高发期。为防止“变味”的月饼和“隐身”的节礼破坏节日氛围,今年中秋、国庆“两节”前夕,南谯区纪委未雨绸缪、提早行动:95日,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913日部署牵手媒体严防节日“四风”反弹行动;915日,致信全区党员领导干部,通过短信提醒力促防范,提高“免疫力”,绷紧守纪律、讲规矩的心弦。随即部署中秋、国庆期间专项行动。与此同时,暗访为主、明察为辅的4个督查小分队,也盯紧了高档酒店、商场超市、土特产品营销单位等。

紧盯节点、强化督查,是坚决防止“四风”反弹的有效方法。元旦、春节等节点抓贺卡节礼,清明、“五一”严查公车私用、违规公款吃喝和公款旅游……南谯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连点成线,持续保持违纪必究的高压态势。

据该区纪委党风室主任储海军介绍,2015年元旦、春节、“五一”、端午期间,区纪委组织16个检查组,采取县市区上下左右联动的方式,先后对琅琊区、全椒县、凤阳县及本辖区的9个镇(社管中心)开展全面检查,发现公款吃喝、公款购物、公车私用等方面的问题线索12条,分别采取上报、直办、督办等方式进行处置,做到问题线索逐一核查、违纪人员受到严肃处理。

与此同时,区纪委还对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国税、地税及各大超市等部门开具的发票进行“大起底”,收集可疑消费发票20余张,并逐一核实,严肃查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南谯区纪检监察机关在党风政风类问题线索查处和审核中,严把纪律审核关,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板起脸来抓纪律,打板子、摘帽子,一次次亮明纪律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20157月,查处乌衣镇大同圩村党总支副书记郑平违反工作纪律,工作日午间饮酒问题,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查处滁州市水稻良种繁殖厂厂场史家付、主办会计于殿寅违规购买购物卡发放给职工问题。给予史家付和于殿寅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全市通报曝光,向社会传递出了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南谯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纪律牢牢抓在手上,紧紧盯住“四风”问题不放,坚持抓早抓小,强化日常监督,快查快处,严查严处,该处分的处分,防止小错酿成大错,20151-10月份,该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反映问题线索94件,立案82件,结案56件,分别同比增长246.9%304%257.1%。给予56人党政纪处分。

“事实证明,谁不把纪律规矩当回事,谁就有可能成为违纪者,成为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制造者、参与者、推动者。只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守住纪律底线,才能有效阻断不正之风和腐败滋生的通道。”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陈东风指出。

警钟长鸣,让警示教育成常态

今年9月以来,在短短半个月里,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镇(社管中心)党员干部600多人次参观了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展,并开展专题研讨,践行“三严三实”。廉洁奉公、实干担当的清风正气在一次次心灵的涤荡中得到弘扬。

警示教育展处处警示、步步提醒。踏入警示教育展厅的那一刻,每名党员干部也开启了锤炼党性的心灵之旅。展出发生在身边的30余个案例深深触动每个人内心。曾经的“先进”沦为阶下囚,昔日的“光环”已黯然失色。在贪官忏悔篇里,工整的手书“情真意切”,但为时已晚。

看到这里,参观者们唏嘘不已:一个个发生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的鲜活案例,让人感慨万千,更让人深刻认识到利剑高悬、纪律威严。几乎每名参观者离开展厅时,都会带走这样的感触。全区各级党组织聚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9月下旬在纪检监察干部中开展一个月的“学党章知党规明党纪”专题活动及时延展至全区各单位,掀起了学习交流的热潮。

“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党性锻炼。这里不仅仅是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展,更是人生的灯塔、永恒的课堂!918日,黄泥岗镇党员干部40多人接受警示教育后,一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因为展板上有他昔日的老同事,老领导。

在组织开展基层党员走进庭审现场教育中,那庄严肃穆的审判现场,还有审判长一锤定终身的宣判,敲响了旁听人员心灵深处的疼痛。参加庭审现场的一位镇纪委书记:“那一声沉重的锤音,警醒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自律。如果不愿接受监督,可能就会失去约束,自我放纵,走向腐败。”

让反面典型充分发挥正面作用,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不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党员干部就会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起来、实起来。在联系反面典型,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过程中,全区党员干部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次次警示教育,更是铭记于心的信仰锤炼、党性锤炼,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切身实践。

抓住根源,让公开和监督驻长效

在村务决策中,如何彻底改变村() “一把手”一人说了算的现状,如何真正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由村民代表参与民主决策,村民代表由群众民主选举产生,对重大村务事项的决策表决,由三分之二以上代表通过方可生效。这有利于改变“一言堂”式的决策方式,从而能有效地遏制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推进村务、财务公开,实行“阳光村务工程”,已经有很多年了,然而对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并没有真正公开。虽然现在各村()都重视村务公开工作,各村()大多建有规范的村务公开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信息公开不及时,更新不及时,公开方式单一等。

为夯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源头预防的根基,1027日,该区纪委组织召开涉及12个单位涉农惠农(民)专项资金规范管理措施座谈会。“让公开和监督并驾齐驱,而公开不能仅流于形式,要做实做细,不仅仅局限于挂在墙上,可以加入公众微信号的方式拓宽公开方式渠道等。”这是座谈会上区民政局局长王庆荣发言中所提到的。1028日,该区纪委组成专题调研组,区纪委书记陈东风亲自参加调研,调研范围覆盖全区所以乡镇。在调研拟定的9个标题中其中5个直击公开和监督。

对基层的众多事项,监督万万不可少。要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多方的监督。建立多方位的村()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充分发挥好监督的制衡力,才能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决策的科学性,工作的公开性、透明性。

经过几天的基层实地调研,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张道春说:在监督方面,首先要强化党内的监督,要强化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要切实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遵守制度,敢抓敢管,动真碰硬,认真抓好职责范围内制度落实工作,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同时要强化群众监督,开辟网络媒体介入监督,通过网站、微信等创造许多有利于群众直接介入的监督,创新监督形式。

调研中,专题提出了要有重点地加强对村(居)两委班子行使“小微”权力的有效监督力度,村民监督委员会形同虚设的原因分析,怎样提高农村基层各项制度执行的力度和有效程度等,结合实际,可选择在条件基础相对好的村(),以纪委、财政、审计参与的村级财务审计试点工作,并逐步推进至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
小程序